關於大麻 - 你究竟了解多少?
由於亞洲法律限制,網路上(敢)介紹大麻的中文資訊並不多。
隨著美國各州陸續開始將醫療用大麻合法化、除罪化,娛樂用大麻在美國也越來越普遍。2020年選舉過後,新增四州加入娛樂大麻合法化的陣隊,包括:Arizona、Montana、New Jersey以及South Dakota。截至2020年底,美國共計15州(+華府)已開放娛樂用大麻,另外20州也已開放醫用大麻,代表高達7成(35/50州)的美國主流民意是接受Cannabis的醫療功效,越來越多州也希望繼續推動Cannabis娛樂用合法。
隨著醫用大麻合法化,使得更多科學家、醫療團隊有機會進一步對大麻作更多深入科學研究,了解其成份和化學作用。甚至科學研究指出,人類體內存在專門的「大麻受體」(驚喜?),人體本身甚至會產生內源性大麻素(非常有趣的發現)。
因此,雖然大麻在美國聯邦層級並不合法,北美甚至有「Gateway Drug 入門毒品」之稱。我們是否能真正客觀去了解大麻,藉此機會反思,到底大麻與我們的關係為何?我們是否真的了解大麻和它過去的歷史?
不過為什麼「大麻」受到如此高度討論及關注?
這或許與大麻峰迴路轉的歷史有關,Cannabis其實很早就出現在人類生活中,Cannabis足跡遍佈世界各地,連中國歷史也曾記載過漢麻植物及其醫療功效。
而「大麻Cannabis」真正被打入冷宮,被視為非法毒品則是近百年的事。(日後再來介紹為何被列為違法毒品)。這不得不讓我們省思政府媒體的力量,如果缺乏自我教育和追求知識資訊的能力,很容易被不正確的資訊影響。
海外風氣逐漸轉變,不少人旅遊歐美時,因為好奇嘗試接觸大麻,開始認識這神秘的植物,卻找不到太多關於大麻的中文資訊。或者說,真的很少人敢討論吧!
好吧!希望藉自己凡人之力帶大家粗淺地認識大麻,順便分享在Dispensary的尷尬趣事。
(呼籲:在合法國家嘗試前,請務必先教育自己和保護自己)
Cannabis Strain 大麻品種
我們談的「Cannabis大麻」是大麻科(Cannabaceae)下的大麻屬,往下細分三個主要物種:Sativa 尋常大麻、Indica印度大麻和Ruderalis莠草大麻。
其中Indica和Ruderalis算不算獨立的物種,還是Sativa的亞種,至今仍受不少科學家議論。
回過頭來,比較受到關注的市售娛樂大麻,概稱為Marijuana,指從Cannabis大麻植物雌株採集下來的大麻花,經過修剪、陰乾等後續處理。雖然不太喜歡稱娛樂大麻為Marijuana(為美國政治操作的名稱),身為現代人沒事長一下知識,怕政治不正確的朋友還是可以稱其為Cannabis,算是比較正式的說法。
英語小教室:
Cannabis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小別名,常見包括:Weed、Pot、Bud、Flower、Ganja、Greens、Herb...據說有上千種,可見大家多麼有創意XD
好啦,又扯遠了。
北美一帶的大麻店:Dispensary (單數)或者歐洲荷蘭的CoffeeShop,販售大麻種類以Sativa、Indica和Hybrid為主要分類。Hybrid?剛不是說只分三種怎麼現在又多了一種Hybrid?
撇除Ruderalis(THC、CBD含量極低),Sativa和Indica經過好幾世紀多次栽種、混種,已經不是純正Sativa或者Indica了。甚至傳言最古老純種的Sativa or Indica已不復存在。大家看到市售品種中,不少歸類於Hybrid,也就是混了不知道幾代的混血兒啦!
所以大家看到菜單分類會以復育的「爸媽品種」(偏Sativa 或者偏Indica)來分類,選購時也比較能預期效用為何。
英語小教學:
如果去了歐美國家,看到目錄上寫了Hybrid,不清楚到底「感受」為何的話,可以問問Budtender(麻師?還是麻保XD):「Is this Sativa-dominant or Indica-dominant?」
也就是「這款是嗨到爆還是放超鬆?」
Sativa vs Indica
大概認識品種名稱後,再來了解一下品種之間有甚麼差異:
Cannabis Sativa
簡稱Sativa,念法:撒-梯-法~
一般來說,Sativa會讓人感覺興奮、充滿活力和創造力,還能提升專注力,緩解抑鬱心情。類似喝酒喝到微醺,充滿興奮感,滿滿活力想跳舞卻不會頭痛的感覺。
Cannabis Indica
簡稱Indica,普遍使用後身體會感到非常放鬆,念法:印-地-卡~
能幫助放鬆肌肉,緩解疼痛,還能刺激食欲。身體感受明顯放鬆,像是完完全全的放空,享受壓力焦慮完全釋放。
英語小教學:
剛認識大麻時,完全記不起來這名字,也不太會念兩品種名字(糗)…
一個街頭常介紹Indica的方式就是:In-The-Couch (念快有點類似InDiCa的諧音),也就是讓你放空沉在沙發裡完全動彈不得啦!
雖然Sativa和Indica是常見的大麻分類,也是目前市面上最普遍的分法,但因為大麻在過去5、60年間完全被封鎖在現代科學世界之外,有神經科學家指出這樣的分法其實並不正確,Cannabis含有非常多種豐富神秘的大麻素(化合物),同時受到個人體質差異,接收物質所產生的反應和感受仍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證實感受作用之間的關係。
說白話一點,粗略來看可以用Sativa 或者 Indica作為挑選時的方向參考,但感受不一定完全相同,只能說會類似或者接近,也有可能完全不同。
嗨還是鬆?【THC & CBD】
由於大麻在合法化、除罪化之前,科學團隊要取得申請研究大麻非常困難,直到今天與大麻相關的科學研究知識都可能隨時更新(所以要努力教育自己):
就目前研究結果發現,大麻含超過423種已知化合物,包括至少65種大麻素,其中含量最高、且研究最多的:CBD大麻二酚、THC四氫大麻酚、和CBN大麻酚(Cannabinol)。
在國外如果去了大麻店,看到櫥窗內各式各樣玲瑯滿目的大麻商品,可能會慌張不知道怎麼詢問店員,建議先認識一下這兩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化學物質:【CBD大麻二酚】和【THC四氫大麻酚】。
【CBD大麻二酚】
其中一種大麻素:Cannabidiol大麻二酚,簡稱CBD,會直接與人體內的大麻受體(對,你沒看錯)相互作用,不過由於CBD不屬於精神活性物質,所以不會讓人感到興奮,主要帶來一種深沉的放鬆感受。目前CBD的醫療功效已經獲得普遍國家認可,在台灣CBD自用也完全合法。
醫療功效:幫助睡眠品質、緩解焦慮抑鬱、止痛消炎等等。
【THC四氫大麻酚】
Tetrahydrocannabinol,簡稱THC。與CBD不同的地方是,THC為精神活性物質,能激活大腦內的獎賞系統,產生多巴胺,讓人感到愉悅快樂,食慾大增。這也是大家懼怕Cannabis會上癮的主要原因。
醫療功效:減輕疼痛、增進食欲、舒緩焦慮。
前陣子看到一些YouTuber介紹Cannabis時,直接歸類THC就是High,而CBD就是Stone的說法並不正確,高THC含量的確會讓人比較亢奮,實際上更會因為CBD而影響THC作用,實際感受仍會因其他大麻素成份有不同結果。
安全第一 注意含量
CBD和THC是大麻植物中最重要的兩個大麻素,尤其THC屬精神活性物質,因此所有大麻相關產品,包括:大麻花、大麻軟糖、以及任何萃取型式:膏、油、蠟,都必須標註大麻素占比含量。不過由於各國各州法律不同,對於產品標示也有不同規範。
在國外體驗時,一定要留意THC%或者毫克標示多少。通常THC比例越高,興奮感會越強烈,不過還是會因個人體質而異。在國外正規合法的管道購買時,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和健康狀態。
現在過去 Now & Then
對Cannabis的第一印象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當時年幼無知加上網路資訊不如現今發達,只記得踏進黑矇矇的Coffeeshop,心情超級緊張,什麼都不懂也不知如何開口,心跳超快,怕問錯問題聽起來很蠢。撇了一眼,看了菜單上Preroll 品種(當時哪懂什麼Indica Sativa),只好點唯一念得出來的「White Widow」(笑)。
直到最近才知道White Widow是歐洲OG始祖品種之一(笑),當時有什麼感受完全不記得,只記得捲著菸草的Preroll很嗆,有機會再來重溫一下。
近年輾轉移居美國,才赫然發現大麻產業已成一個Lifestyle趨勢(驚)。
或許因為大麻議題在普遍亞洲社會家庭非常禁忌,社會價值觀很難一夕間翻轉,但世界的另一端卻正在改變。不同類型的Dispensaries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重新塑造Cannabis的各種可能性,相較過去躲在黑暗角落、Stoner萎靡不振的形象完全不同,能確定的是,Cannabis大麻正在走向另一個境界。
過去因為關於Cannabis的資訊不夠透明,我們的認知與事實之間到底存在多少偏見,同時期待更多科學研究,能讓我們重新好好認識Cannabis。